云南民族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8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专项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6 15:3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和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了国情,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考研英语参考 书度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主要是党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了“左”的错误,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释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海文钻石卡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更为明确地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海文考研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些要求,既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新期待,也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基本路径。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十八大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计算机考研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习题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之所以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 生产力不发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D.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海文钻石卡视频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都不得分。
1.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正确的是(    )
A. 其内容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其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 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
D. 这一矛盾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A.是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D.不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但是它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激化
4.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B.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D.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释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叫做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选项ABC应排除。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生产关系是可以逾越的,比如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不可逾越的是生产力,因此,选项C错误。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不是决定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的因素,故选项A也错误。选项D同样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认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主要矛盾作了明确的概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把它载入了党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其他选项是干扰项,较易排除。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教育学考研辅 导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正确选项是BD。A项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得到解决;C项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之一。
2.【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此,只有通过迅速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所以,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因此,ABCD均为正确选项。
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属于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有可能激化。故选项AD符合题意。选项B讲的是矛盾的普遍性。选项C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提出的实践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4.【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选项B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不在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中,是干扰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5.【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因此,选项ABCD均正确。
2#
发表于 2013-8-16 15:31:09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挺好的政治,海文的政治特好啊
3#
发表于 2013-8-16 16:34:12 | 只看该作者
海文不错
4#
发表于 2013-8-16 16:56:4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南民族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5-11 21:30 , Processed in 0.0587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